正文
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。中国现代诗歌主要指新体诗。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,表现科学、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,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,形式上灵活自由。
新体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。最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《新青年》,继之《新潮》、《少年中国》、《星期评论》等刊物也发表新诗。其倡导者和初期作家主要有胡适、刘半农、沈尹默、周作人、俞平伯、刘大白等。胡适的诗集《尝试集》等曾发生过较大影响。刘半农的《相隔一层纸》、《学徒苦》,刘大白的《卖布谣》等作品,注意向民间歌谣学习,平易质朴。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郭沫若。他于1921年8月出版诗集《女神》,所收诗作大部分写于1919-1920年间,正是五四高潮时期。这些作品反映了五四的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,并成功地创造和运用新诗的主要形式自由体,成为白话诗真正取代文言旧诗的标志,为新诗的发展,也为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奠定了基础。这一时期,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写诗的,还有创造社的成仿吾、柯仲平,和后来组织太阳社的蒋光慈,沉钟社的冯至等,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进步青年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。瞿秋白、蒋光慈等还写了一些政治抒情诗。
20年代,在自由体诗发展的同时,新诗也在探索着创造各种表现形式,出现了建立新格律诗的主张和象征派的诗歌创作。新月派的主要成员闻一多、徐志摩等,立志要为新诗创格,并认为诗歌应有音乐之美,美术之美,建筑之美。他们的主张虽有唯美的倾向,但使新诗在艺术技巧上得到了丰富和提高。闻一多的诗集《红烛》、《死水》,徐志摩的诗集《志摩的诗》,是他们贯彻自己艺术主张的力作。李金发则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,把象征派的诗歌表现方法引入新诗,他的诗集《微雨》、《为幸福而歌》等,形象新奇,色彩朦胧,语言艰涩,充满感伤情调。后期创造社诗人穆木天、冯乃超等,诗风与李金发相近。同样受到法国象征派影响的诗人戴望舒,因发表《雨巷》一诗而诗名大震。
30年代,左联开展了新诗歌运动,强调诗歌大众化和为革命斗争服务,出现了革命诗歌蓬勃发展的局面。冯乃超、蒋光慈、钱杏邨、胡也频、洪灵菲、殷夫、蒲风等作家,热情讴歌无产者及其斗争,他们的诗篇洋溢着充沛的激情和昂扬的战斗精神。臧克家1933年出版了诗集《烙印》,田间1937年写了著名的《给战斗者》,艾青在狱中创作了《大堰河——我的保姆》,这批作家的出现,是中国新诗成熟的重要体现。他们的诗有着深沉的时代内容和鲜明的艺术个性,为中国新诗开辟了崭新的天地。
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为配合民族革命斗争的需要,鼓动性很强的街头诗、传单诗应运而生。何其芳、卞之琳、柯仲平、袁水拍、光未然等人的诗作,显示了抗战诗歌的严峻、力度与真诚。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解放区,出现了民间和民族的长篇叙事诗的创作高潮,代表作有李季的《王贵与李香香》、田间的《赶车传》(第一部)、阮章竞的《圈套》、张志民的《死不着》等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,诗歌创作致力于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,反映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感情。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逐步走向多样化,诗歌艺术走上了更加宽广的发展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