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中的一部。最初只是口头流传,写成以后仍无定本。最早的部分可能成于公元前3-4世纪,最后写成于公元2世纪。相传作者是跋弥(蚁垤),尚有争议。用诗体梵语写成,分为7篇,约有24000颂。史诗记述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。《童年篇》写毗湿奴大神化身为4,降生为十车王的4个儿子:罗摩、婆罗多、罗什曼那和设睹卢祇那;罗摩娶悉多为妻。《阿逾陀篇》讲十车王的宫廷斗争,结果罗摩携妻子悉多、弟弟罗什曼那流放森林14年。《森林篇》描绘罗摩等3人在林中的生活;悉多被罗刹王罗波那劫去楞枷城。《猴国篇》讲罗摩与猴王结盟的故事。《美妙篇》写神猴哈奴曼跃过大海,在楞枷城见到悉多并火烧楞枷城。《战斗篇》写罗摩率猴兵与魔兵博斗,大胜,救回悉多;14年流放期满,胜利回国。《后篇》写罗摩与悉多的第二次离合。史诗歌颂英雄,主张正义,把建立太平国家作为理想,流传2000年。在印度文学史上,《罗摩衍那》被称作最初的诗,和另一部史诗《摩诃婆罗多》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,被当作印度教的圣典,也是后世文学作品不竭的创作源泉。《罗摩衍那》在公元初几个世纪内就传到了南亚、东南亚、中国(西藏和新疆),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