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元稹(779 - 831)
唐代文学家。字微之,别字威明。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15岁及第明经,24岁举书判拔萃科。任秘书省校书郎、左拾遗、河南尉、监察御史、江陵士曹参军、通州司马、膳部员外郎、中书舍人、翰林学士等职。长庆二年(822))任宰相,同年罢为同州刺史。后任浙东观察使。大和三年(829)任尚书左丞。官终武昌军节度使。
元稹文学上推崇杜甫、陈子昂,主张“刺美见事”,干预现实。诗成就最大,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,并称“元白”。创造“次韵相酬”的诗歌形式,影响很大。后人称其诗体为“元和体”。长篇叙事诗《连昌宫词》揭露唐玄宗荒淫误国,叙事细腻,富有特色,与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并称齐名。描写男女爱情的古今体艳诗,生动精致,辞采优美。悼亡诗情真意挚,口头语写眼前景,如话家常,一往情深。《遣悲怀》三首向称悼亡诗名篇,颇能感人,广泛流传。兼工散文,首创以散体写制诰,对文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。格调高远,词藻华美,一时为人仿效。传奇小说《莺莺传》(另名《会真记》),以优美的文笔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,细致刻划了含蓄蕴藉,温柔敦厚的崔莺莺的艺术形象,脍炙人口,是唐传奇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篇。有《元氏长庆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