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
1.司马迁 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三河太守皆内倚中贵人,与三公有亲属,无所畏惮。”
2.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六卷:“无畏者,许之无所畏惮也。”
3.张存敬,谯郡人也。性刚直,有胆勇,临危无所畏惮。唐中和中,从太祖赴汴,以其折节,颇见亲昵,首为右骑都将。《旧五代史》 卷一十八 列传八
4.丁巳,中书、门下省勘会诸路监司近来多不巡按,官吏贪情,无所畏惮。间有出巡去处,又多容纵随行公吏等乞觅骚扰,理宜约束。《续资治通鉴》卷一百四十一 宋纪一百四十一
5.上谓侍臣曰:“人言天子至尊,无所畏惮,朕则不然。上畏皇天之监临,下惮群臣之瞻仰,兢兢业业,犹恐不合天意,未副人望。”魏徵曰:“此诚致治之要,愿陛下慎终如始,则善矣。” 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魏徵进谏言录
6.大将军虽云不受,而物不还主,部署之吏无所畏惮,纵行非法,不伏罪辜,故海内贪猾,竞为奸吏,小民吁嗟,怨气满腹。《后汉书》·列传·桓荣丁鸿列传
示例:
1.南宋诗人陆游在《老学庵笔记》里引用了这些轶事一番说:“由此观之,无畏者,许之无所畏惮也。然君臣之间,乃许之无所畏惮,是何义理?”深表疑虑。其实,这些都是花招虚言,真以为无所禁忌,可以事事放言,那是傻子。
2.用晚清学者皮锡瑞的话来说:“当时儒者以为人主至尊,无所畏惮,借天象以示儆,庶使其君失德者犹如恐惧修省”。
3.姐姐是太后,外甥为当朝皇帝,自己又是顾命大臣,胡长仁平时的行事作风也就不怎么低调。和士开瞅冷子又治了他一个倚亲骄豪无所畏惮的罪,下放到齐州挂职锻炼去了。
4.《易》有象数占验,《礼》有明堂阴阳,不尽齐学,而其旨略同。当时儒者以为人主至尊,无所畏惮,借天象以示儆,庶使其君有失德者犹知恐惧修省。
5.因得焚荡剽钞,无所畏惮。乃攻围广州五十馀日,不克大掠其民而去。然所存者,官舍仓库而已,百年生聚,异域珍玩,扫地无遗矣。《大宋平蛮碑》
6.宫门夜开事态严重,朝野哗然,司马光等谏臣纷纷上疏,痛斥公主“不更傅姆之严,未知失得之明。纵恣胸臆,无所畏惮,数违君父之命,陵蔑夫家”,梁怀吉“不自谨,过恶至大。罪恶山积,当伏重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