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
1.明·刘基《赠奕棋相子先序》:“有乘机应变攻守之法,避实击虚,投间抵隙,兼弱取乱之道,无所不备。”
2.长素乘之,投间抵隙,其言获用。 ★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
3.清·陈田《明诗纪事丁签》:“此辈投间抵隙,诬上行私,一言一笑,都有机关;一止一行,揣知上意。”
4.惟口耳目,手足动静;投间抵隙,为厥心病。一心之微,众欲攻之;其与存者,呜呼几希。君子存诚,克念克敬;天君泰然,百体从令(《心箴》。)《宋元学案》
5.则夫人君之心,亦难乎其为养矣。而人君一身,所以投间抵隙而攻之者,环于四面,则夫君心之养,固又难乎其无间矣。《王阳明全集》
6.岂知位极人臣,天下所忌,处高未有不危,处满未有不溢,君疑其权重,天恶其太盈,投间抵隙者,得以用其心,起谤生谗者,得以乘其弊;《东西汉演义》
7.发于人欲,则一身无主,万事失纲,投间抵隙,蒙蔽得施。虽有神武之资,亦将日改月化而浸失其初。欲进君子退小人,兴天下之利,革天下之弊,岂可得哉?《明史》清·张廷玉等
8.而今辈,灵台四无墙户,如露地钱财,有手皆取;又孱弱无能,杀残俘虏落胆。从人物欲,不须投间抵隙,都是他家产业;不须硬迫柔求,都是他家奴婢。更有那个关防?何人喘息?可哭可恨!《呻吟语摘》 卷一 内篇 礼集·存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