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涯海角的成语故事:
韩愈,字退之,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。
他二岁时就死了父亲,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。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。韩会有一个嗣子(愈次兄介之子,出继与长兄会为嗣)叫老成,排行十二,所以小名叫十二郎,年纪此韩愈小一点。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,因宰相元载的事,贬为韶州刺史,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,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,十二郎也很小。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(会、弁、介),都很早离开了人世。这时,继承祖先后代的,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,零丁孤苦,没有一天离开过。
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,以后十年的时间中,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。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,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。韩愈知道了这消息,悲痛欲绝,写了一篇“祭十二郎文”,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。这篇祭文,一字一泪,令人读来心酸。祭文中有“一在天之涯,一在地之角。”的句子。
徐陵是南朝梁陈间的文学家。他自幼即聪颖过人,八岁能写作文章,十二岁能通读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的著作,在宫体诗、骈体文都有很高的成就,是南朝后期重要的文人。
徐陵原在梁朝当官,梁武帝时派遣他出使东魏。来年梁发生侯景之乱,他被扣留在东魏邺城。过了不久,北齐文宣帝篡魏自立,他又被北齐所扣留。就这样,徐陵前后被留在邺城共六年之久。侯景之乱平定后,梁元帝在江陵即位。后来,西魏又攻占江陵,梁和齐重修旧好。于是北齐派兵,护送栖身于北齐的梁宗室萧渊明回国即帝位,徐陵因此才回梁。三年后,陈霸先代梁立陈,号武帝。陈武帝又拔擢徐陵,官至太子少傅、左光禄大夫。那时陈武帝主要的诏书文诰,都是出自徐陵之手。
在梁朝末年时,陈武帝曾在梁朝担任官职,在岭南住了很长时间。当时南方有许多少数民族,他们的部落首领被称为「酋豪」、「洞主」,陈武帝和这些首领大多有往来。而为了稳固在南方的势力,陈武帝就命徐陵代他致函,邀约这些酋豪或洞主来建康,表面上是请他们来作客或任官,但主要目的是把他们当作人质。
徐陵在信中向首领们述说,自己(陈霸先)常回想往事,追忆他们这些老朋友。可是一在天涯,一在地角,思念却不能相见,所以盼望旧友能来朝为官作客。
由好可知,「天涯海角」原作「天涯地角」,后来才慢慢演变为「天涯海角」这句成语,用来形容极其遥远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