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例:
1.宋希祥认为,指画必须在继承中有突破、有发展。他的指画,不固步自封,不仅努力突破传统,也努力突破自己。著名书法家、教授柴斯木先生看了他的指画,曾题字称赞:“随人作计终后人,自成一家始逼真!”
2.而以大篆刻朱文,虽然个性强烈,但不免感到有些霸道。作为风格形成的初期,我以为完全允许也应该有这个胆量使自日的作品过火偏激些,不然随人作计平平稳稳不冒风险就难以与人区别。而夫子在大成鲁派风格之后,当思闭门挫锐,稀释自己的个性的浓度,力求还原到接近自然从而进入返朴归真的境界。
3.凡人当判决事理之时,而俯仰随人,不敢自主,此亦无独立心之现象也。夫智见所不及,非不可咨询于师友,惟临事迟疑,随人作计,则鄙劣之尤焉。
4.故而,喜愕、悲幸、迫散、思慕,抑或利害、明暗、得失、祸福……投笔吭声,势来纸尽,似飚风骤雨,如山河峥嵘……虽难尽吾意,然决不随人作计,亦能随心而寓于书境,曾自作诗云:“廿年苦读常忘食,兴来醉墨学藏真。自家面目何曾见,笔底时时有鬼神!”
5.由此看出,他草书创新的心理基础。艺术的真谛贵在涉心,离不开新变,山谷谓“随人作计终后人,自成一家始逼真”,马世晓先生可谓深解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