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例:
1.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海上通信》:“至于《野草》,此后做不做很难说,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,省得人来谬托知己,舐皮论骨。”
2.“文人的遭殃,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冷落,一瞑之后,言行两亡,于是无聊之徒,谬托知己。”——鲁迅
3.“无聊之徒,谬托知己,是非蜂起,既以自炫,又以卖钱。”鲁迅的笔下,这是文人的悲哀。
4.在这几本专著中,尽管作者一再表明“以正视听”,“说明了许多真相,还原了萧红历史的面目”,但仍然多多少少杜撰了一些被作者本人斥之为“谬托知己”的“历史”。
5.总有人谬托知己,被托者不知是羞愧还是谦虚,但基本上都是沉默如哑。正如,总有人抄袭,不知道被抄者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愤怒。
6.它使后来迷失于转型时代的国人在不得展开的 人生里移情于瞿秋白,这些谬托知己的人也以此赋予了现代中国人的审美价值。
7.邓氏与陈寅恪的关系有些怪异。寅恪先生曾托人多次问候邓氏,并曾寄示诗作,不过从邓之诚的角度来看,这未免有些谬托知己的隔膜感。
8.作者对萧红与萧军、胡风、丁玲、聂绀弩、茅盾和骆宾基等左翼文化名人的关系,不仅给出众多惊人解读,且发出了“谁才是萧红谬托的知己”之责难,引发萧研各家又一轮论争。“到底谁在谬托知己”,一时成为双方阵营共同的问号。
9.刚刚辞世的朱维铮教授,曾经长期担任上海电视台《大师》节目的顾问,他留下两句中肯的话:评价大师不要陈义过高,也不能谬托知己。
10.有歌词说:“好花美丽不常开。”伤哉斯言,空留下我们这些后世的尘俗中人,在此强作解人,谬托知己而已。
11.他暗示死后便有“是非蜂起”、“谬托知己”的种种戏,却不料围拢而来的“谬托”与“是非”那般庞大而离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