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例:
1.因为历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把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作为人生的目标,治国平天下不成,退而求其次,只能在修身齐家上有所追求了。这也可以作为旁证说明,《集注》的作者极有可能是个落魄不偶的下层文人。
2.《三国演义》充分表现了智谋在战争中的主导作用、支配作用。有了智谋,武勇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。刘备在未得徐庶孔明之前之所以“落魄不偶”,就是因为“关张赵云之流,皆万人敌,惜无善用之之人”(司马徽语)。
3.元代野史,第八十一回:余姚王生,名勉,字器之,卓荦有大志,而蹇于遇,年三十,犹萧然四壁,落魄不偶。
4.清代鸳湖烟水散人 ‘著《女才子书》,在《女才子叙》中称:“然独以小青置于篇首者何?盖因青以一女子而彼苍犹忌之至酷,矧予昂藏七尺,121有舌,手有笔,而落魄不偶,理固然也。,一可见他作《女才子书》的目的不排除有自我安慰的成分在其中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