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例:
1.行善而不求人知谓之阴德,一切方便济人,慈悲及物之事,若《太上感应篇》所载者,学道之士定当刻刻行持。行持之际,又当心安意肯,无所为而为之,切不可夹带一毫计功谋利、缴求福报底念头。
2.乍一看,似乎和你风马牛不相及,可是,观往知来,爷爷就料到,来日的小艾玛,就是那为民“计功谋利”、为人“种学织文”的栋梁之才。
3.因此,为国学者,应不计功谋利,以国学兴亡,匹夫有责的自觉担当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生命的自觉使命意识,丰富、充实、发展新国学。
4.昼夜专治,无非为己之实学,而不以一毫计功谋利之心乱之,则敬义立而存养省察之功密,学者终身之大本植矣。
5.此话虽非出自孔孟之口,却实能代表儒家思想之精神。这句话是就个人的利说的,就个人而言,不谋己利,不计己功,是道德境界的人所必须具有的觉悟。就社会说,一个人为社会办事,当然要为社会计功谋利,建功立业,这就是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