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羊头卖狗肉的成语故事:
大约在宫中坐久了也觉憋闷,齐灵公带领随从登上城头,清新的秋风拂面而来,心里格外舒畅。他纵目远眺,蓝天高远旷野茫茫;转过身来扫视城内,街道纵横房舍参差。而这一切都匍匐在自己的脚下,灵公多么惬意。可是他有了新发现之后情绪起了变化。望着大街小巷来来往往的行人,灵公奇怪地问:“怎么满大街都是男子,女人呢?”国相晏婴上前一步笑眯眯地解释说:“其实街上行人有男有女,只不过女人都穿着男子的服装,请大王仔细看,那些细腰削肩,个头短小些的就是女人。”灵公不高兴了,说:“我只让宫中的女人着男装,怎么满城都这样了?这样下去,大街小巷,城内城外,都男女不分,成何体统?”
原来齐灵公有个怪癖,就喜欢宫女们穿男子服装作男子打扮,于是宫女们都争相女扮男装。没想到上行下效,不久全城的女人都仿照起来,倒惹得灵公不高兴了。
回宫以后,灵公传下命令:“除宫女外,一律禁止女人着男装。若有违犯者,当场扯下她的腰带,撕断她的衣服。”并四处张贴告示,晓喻全城。灵公以为这样就可以刹住这种不正之风了。
灵公还是有点务实作风的,虽然每天听取回报,说今天扯断了多少女人的腰带,撕断了多少女人的衣服,有多少女人已换上女装,效果明显,形势大好,他还是放心不下,就带着国相与随从亲自走大街串小巷去实地考察。结果发现只有极少数女人换上了女装,绝大多数依然是男子装扮。于是就把晏婴叫到面前,责问道:“禁止女伴男装的命令已下达多日,也派人不断督促落实,怎么满城还有这么多女人着男装?政令如此不畅,你们办事也太不得力了!”晏婴解释说:“臣下办事不力,固然有罪,但是根本原因不在臣下而在大王。大王喜欢宫中女子着男装并允许她们这样做下去,却禁止宫外女人着男装,这就好比门面上挂着牛头,柜台里卖的却是马肉一样啊,怎么能让人信服呢?国无信不立,令无信不行。大王真想禁绝女伴男装,就要从自身做起,从宫中做起。”
灵公听国相说得有道理,第二天便让宫中所有得女子都换上了女装,还是上行下效,宫外的女人也都纷纷恢复了女装,一个月以后全城再也找不到着男装的女人了。
这件事流传开来,渐渐地人们就用“挂牛头,卖马肉”来比喻用假招牌假货色骗人,名不副实了。这大概是秦汉以前的说法,隋唐以后这个成语慢慢变成“挂羊头,卖狗肉”了。宋代这一说法还没完全固定下来,《五灯会元》一书里有:“挂羊头,卖狗肉,坏后进,初几灭”,《续景德传经录》里有“从此(他)卸却干戈,随分着衣吃饭,二十年来坐曲录床(曲录床,和尚坐禅用的床),玄羊头,卖狗肉,知他有甚凭据”,一“挂”一“玄”,意近而字不同,可见这一成语尚未最后定型。什么时候定的型,本人说不清,能说得请的是,“挂羊头,卖狗肉”这一成语的运用频率越来越高,大概缘于社会上“挂羊头,卖狗肉”的越来越多了。